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以急性肾炎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下面主要介绍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病因

本病常因β-溶血性链球菌“致肾炎菌株”(常见为A组12型等)感染所致,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后。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急性肾炎的发生和病变轻重并不完全一致。本病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引起。

临床表现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1.血尿、蛋白尿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20%患者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2.水肿

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

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水钠潴留有关,利尿治疗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

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需要与急进性肾炎相鉴别。

5.充血性心力衰竭

常发生在急性期,水钠严重潴留和高血压为重要的诱因,需紧急处理。

6.免疫学检查异常

一过性血清补体C3下降:多于起病2周后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

检查

1.上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2~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甚至氮质血症等。

2.血补体C3急性期下降,并于6~8周恢复,抗链球菌“O”抗体(ASO)滴度升高,血沉加快,尿比重增高。

3.B超示双侧肾脏均匀性肿大。

4.肾穿刺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诊断

根据链球菌感染后1~3周、肾炎综合征表现、一过性血清C3下降,可临床诊断本病。若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或病情于2个月尚未见全面好转者应及时行肾活检确诊。

治疗

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者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肾功能正常者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

若感染存在,予以相应治疗。

3.对症治疗

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休息、低盐和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

4.透析治疗

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透析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

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防小儿感冒,以免因感冒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造成不良后果。保证小儿的营养摄入,在条件许可下多带孩子进行户外锻炼,增强抵抗力;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居室清洁舒适,减少探视,特别是避免与患感冒的人接触,以防感染患儿,加重病情。室内定时

通风,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场合,保证环境清洁,以防感染;保障幼儿的充足睡眠等。另外,小儿感冒不要随意用药,或滥用抗生素,务必遵医嘱用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时,应及时并彻底治疗,并于感染后2~3周内随访尿常规,以期及时发现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