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小管性酸中毒(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排泌氢离子和(或)近端肾小管上皮对碳酸氢盐(HCO3-)的重吸收障碍引起的以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钾、钠、钙等电解质紊乱为主要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以阴离子间隙正常的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肾钙化、肾结石为特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多为先天遗传性基因缺陷所致,继发性则可继发于多种肾脏疾病,胶原性疾病及药物性肾损害。

病因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有隐性遗传或特发性病例,多在婴儿期发病,散发性者可于任何时期发病。

2.继发性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继发于先天性遗传病如镰状细胞贫血,马方综合征及爱唐综合征;继发于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高球蛋白血症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等;各种原因造成的钙磷代谢异常,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还可因药物如维生素D中毒、毒物中毒等。

临床表现

1.原发性远端RTA(Ⅰ型)

是远端肾小管分泌氢离子功能障碍,致使尿液不能酸化,而呈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临床分为婴儿型和幼儿型,前者生后几个月内发病,男婴多见;后者常在2岁后出现症状,女孩多见。临床表现有生长发育落后,可有顽固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骨痛及鸭步态,及肾钙化、肾结石、肾绞痛、烦渴、多尿、脱水、低钾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伴碱性尿。与近端RTA重要不同点在氯化铵负荷试验示尿pH值不能降至5.5以下。

2.原发性近端RTA(Ⅱ型)

为近端肾小管对碳酸氢盐再吸收缺陷。多见于男孩,症状与I型肾小管酸中毒相似,但较轻。临床可表现生长缓慢,但大多数无严重的骨骼畸形,肾结石、肾钙化少见;患儿食欲不振、常有恶心、呕吐、乏力、便秘、脱水等症状。碳酸氢盐的肾阈值为18~20mmol/L以下。氯化铵负荷试验时,可排出pH<5.5的酸性尿。

3.混合型(Ⅲ型)

兼有Ⅰ型及Ⅱ型的特征。见于婴儿,症状出现早,可在生后1个月即出现症状,其远端肾小管的酸化功能障碍较I型为重,尿中漏出的HCO3-也多,故此型的临床症状一般较重。

4.Ⅳ型

其特点为持续性高血钾及肾源性高氯血性酸中毒,多有与酸中毒严重程度不成比例的肾功能不全及伴有肾小管间质疾病的特征。高钾血症与肾素分泌减少、醛固酮分泌缺陷有关,肾酸化功能失调同Ⅱ型,尿碳酸氢盐排泄常为2%~3%,但无糖尿、高氨基酸尿、高磷酸盐尿等其他近端肾小管功能异常。

检查

1.生化检查

五低两高特征,即低血磷、低血钾、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血pH值、低血钙(或正常),高血氯,高血清碱性磷酸酶。

2.X线检查

骨骼X线摄片显示骨密度普遍降低、活动性佝偻病、骨质疏松、骨龄延迟,或伴病理性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泌尿系结石及肾钙化。

3.B超检查

肾脏B超可存在双肾皮质弥慢性损伤,肾发育不良,双肾积水,双肾输尿管扩张或双肾钙盐沉积。

诊断

凡有下列情况者须考虑RTA:不明原因的低钾症状,且反复发作;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并可除外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侏儒症;不明原因的酸中毒,经一般碱剂治疗不易纠正,而尿pH中性或弱酸性;不明原因的多尿及脱水,而尿糖正常,除外尿崩症及糖尿病者;难治性脱水酸中毒;有上述情况时可进一步作碳酸氢盐滴定,尿可滴定酸,尿铵离子(NH4+)测定以便确诊。

1.远端RTA的诊断

除临床症状外,主要根据酸中毒的程度与尿pH值不成比例,尿pH持续高于6;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正常,诊断困难者可做简易氯化铵负荷试验,如尿pH值不能降至5.5以下为阳性,但明显酸中毒者尽可能不做此试验,以免酸中毒而加重病情。

2.近端RTA的诊断

高氯血性酸中毒,当轻度酸中毒时,血浆HCO3-浓度高于肾阈值(17~20mmol/L),尿pH值大于6,但在酸负荷条件下尿pH值可小于5.5。对于不典型者,可测定HCO3-排泄分数,其HCO3-排泄分数大于15%。

治疗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对症支持治疗。

1.纠正酸中毒

由于儿童HCO3-缺失较成人多,故儿童肾小管酸中毒所需的碱性药物剂量较大,一般病例每公斤体重每日需5~15mmol。临床上常使用复方枸橼酸合剂纠正酸中毒。

2.钾盐补充

近端肾小管由于NaHCO3的大量丢失,结果是NaCl重吸收增加,代替丢失的NaHCO3而产生高氯血症酸中毒。肾小管酸中毒除高氯性酸中毒外,由于远端肾小管肾单位氢离子(H+)排泌障碍,H+和钠离子(Na+)交换减少,竞争性的钾离子(K+)和Na+交换增加,致使排钾过多,造成低钾血症;因此钾的补充十分重要,当有明显低钾血症时,应先补钾盐再纠正酸中毒。常用含有钾盐的枸橼酸盐合剂。治疗过程中根据病情及血钾浓度调整用量。

3.钙制剂应用

慢性酸中毒可导致尿钙排出增加,妨碍25(OH)2D转变为1-25(OH)2D3,此外,有些患者胃酸缺乏,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使血钙偏低。低血钙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磷廓清率,血中磷酸盐与钙离子降低则使骨质不能矿化,导致佝偻病;在纠正酸中毒过程中也可出现低钙血症,甚至惊厥。均需要补充钙剂。严重低钙血症可静脉滴入10%葡萄糖酸钙,一般情况下口服钙剂治疗。

4.维生素D治疗

慢性酸中毒会影响维生素D及钙代谢,特别在肾小管酸中毒并有明显佝偻病时需补充维生素D。它可促进胃肠黏膜和肾小管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有利于骨的矿化。因此可选用维生素D制剂进行治疗。

5.利尿剂

对Ⅰ、Ⅲ型患儿可减少肾脏钙盐沉积;对重症Ⅱ型病例需同时大量使用碳酸氢盐,不仅可以提高碳酸氢盐的肾阈,减少尿中丢失,还可以减少碱性药物的用量;对Ⅳ型肾小管酸中毒同时使用利尿剂有助于纠正酸中毒和降低血钾浓度。

并发症

本病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于其他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可并发慢性肾功能不全及伴有肾小管及间质疾病等。

预防

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1.婚前体检

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生殖系统检查、普通体检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

2.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

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

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出生后是否存在后遗症,是否可治疗,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